编者按: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各乡镇、各部门迅速行动,真抓实干转作风,加班加点开展当前最紧迫的脱贫攻坚工作,在基层一线,涌现出了一批全心全意为人民做实事、干好事,俯下身子访民情、帮民困的优秀帮扶干部。从即日起,甘谷县所属新闻网站开设【作风建设年】专题栏目,通过讲述他们自己的精彩故事,宣传他们在扶贫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为在全县范围内营造崇尚实干、你追我赶的干事创业氛围,决胜整县脱贫摘帽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摸清底数 找准症结真帮扶
——记甘谷县大石镇南山村帮扶工作队
在南山村繁忙的田间地头,在“一事一议”巷道硬化的村头巷尾,在干完农活村民休息的农家小院,在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的桌前灶后,人们总能看到两个熟悉而又忙碌的身影,他们或走村入户,或和乡村干部一道为村级发展和群众增收出主意、想办法,为南山村的脱贫攻坚默默奉献着点点滴滴。他们就是甘谷县委组织部派驻南山村的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队长谢志峰和队员丁强同志。
摸实情,理清帮扶思路
南山村位于甘谷县大石镇北部,距镇政府14公里,村居散落、自然条件艰苦,是全镇9个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村之一,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190户910人,耕地面积1114亩,人均1.23亩。共有党员11名,村干部3名。2017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由2013年的84户385人减少到了6户24人,实现了整村脱贫,这是南山村以前材料上对村情的直白描述。驻村伊始,他们把自己看作是普通的村民,把驻地当成自己的家,克服了生活、办公等各方面的困难和不适,起早贪黑,深入农户调查摸底,利用短短两周时间,走遍了南山村6个自然村的84户贫困户、16户低保户,2户五保户,6户有残疾人户,精准制定了6户未脱贫户 “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和5户已脱贫户“一户一策”巩固提高计划,清楚掌握了村班子和村情实际,对关系脱贫攻坚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和群众安全住房、卫生、教育等情况有了详细了解,清楚了全村的特殊困难户和重点关注户,为确立正确的工作思路,制定科学的帮扶工作计划奠定了基础。
抓工作,帮办惠民实事
从老百姓迫切需求抓起,这是帮扶队员都懂的一个浅显道理,但是好事不好做。没硬化路之前,全村所有群众都期盼着把路早点硬化了,但真正要硬化了,东家有东家的要求,西家有西家的私心,更有胡搅蛮缠户不管别人家门前硬化不硬化,反正我们门前的路就是不硬化。这正是4月份南山村茹莉湾组、马窑组和崔家台子组实施“一事一议”巷道硬化工程时的真实写照。去年,经部领导和县财政局、镇上多次沟通衔接,将这3个组的巷道硬化工作列入了今年计划,但在茹莉湾组、马窑组实施时就有两户人因为水路和个人私心问题,阻止施工队施工,也有群众反映施工方运送的砂石料不干净,不符合施工要求问题。通过一家一户的做工作,一个一个的解决问题,一次一次的到施工现场查看协调,最终通过半个月的时间终于将两个自然村的所有巷道都硬化了。但更难的还在崔家台子组,经过前期摸底,一户人扬言反正自己门前的路就是不硬化,两户人非要将路打到自己的里院门前,还有崔虎林、崔想胜两户独居村庄最高处,距离最近的农户也要400多米,十多年来两户人只走着一条田埂,根本没有出路。面对这样的情况,经过认真思考,他们建议镇上包片领导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先召开该组全体村民会议,由第一书记给大家讲清楚扶贫政策,讲清楚巷道硬化项目实施的意义、程序和要求,入户动员老党员崔建荣、马根子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积极做好正面宣传动员,采取依靠群众,先易后难,逐段推进办法分段实施,最终通过耐心细致的做群众工作,巷道硬化顺利实施。然而,路硬化到中途,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崔虎林、崔想胜两家的路基通过多方工作,终于和农户商量兑通了,但800平方米左右的硬化路面又超出了原计划,项目资金不够了。最后,帮扶工作队和村班子成员主动向大石镇主要领导和帮扶单位组织部领导汇报,通过多方衔接协调,终于将800平方米的路面列入了硬化计划,一次性成功解决了全村所有巷道硬化的问题。目前,该村2.1公里通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正在进行中,待硬化完成后,将有效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群众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兴产业,增加群众收入
虽然南山村于2017年已脱贫出列,但是绝大多数群众的增收渠道主要依靠劳务打工,因而出现留守妇女儿童、空巢老人、整户搬迁等社会现象,虽然群众的收入也不低,但群众真正的幸福感却不高。为此,该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将产业扶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的重中之重。一是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每次入户,每到一户,他们都为群众积极动员,动员群众改变小麦、玉米为主的传统农业种植结构,积极新建果椒园,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今年春季新栽植苹果80亩,花椒50亩。二是积极开展果园管理技术培训。目前,全村苹果园总面积达到900亩左右,但初挂果面积不到300亩, 由于群众还没有尝到果园收益的甜处,对果园管理重视不够,管理比较粗放。为此,他们将果园管理培训作为新一任帮扶工作队为群众办的第一件实事,协调邀请县果业局副局长蒋旭明和果树管理专家王凯弟两同志到该村举办果树管理培训班,对群众进行手把手的培训,同时,为所有参训人员发放了培训教材、光碟和农药。当前,经向帮扶单位汇报,帮扶工作队正在该村筹备电商培训班,拟通过全民电商拓宽该村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群众收入。三是积极争取扶贫车间项目。由于该村留守妇女多,村小学教室又在闲置,驻村帮扶工作队利用自身人脉关系,积极从腾达实业公司为该村争取扶贫车间,目前,务工人员前期摸底、场地衔接等基础工作已准备就绪,腾达实业公司已进行了实地考察,经衔接,扶贫车间有望于近期开工建设,车间建成后,将有效解决该村闲散妇女就业问题,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的愿望,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抓党建,规范村级管理
按照“六室八有”标准,对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进行了规范布置,围绕“9+3”活动主题,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党员固定活动日”活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作用,凡涉及贫困户确定退出、低保评议、救灾救济款发放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全部由村民代表会议评定,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建立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员轮流值班制度,请销假制度,严格按照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办法要求,坚持吃住在村,工作在村,认真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组建了由村组干部、公益性岗位人员组成的村级环境保洁队,将每周二作为全域无垃圾整治日,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清扫活动,今年以来已清运垃圾6吨左右,通过综合治理,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改变。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清朝诗人袁枚描写苔的一首诗,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战场上,他们所做的工作或许微不足道,但他们扎根基层,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的精气神恰如盛开的芬芳牡丹,香气袭人。
|